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百八十章皇子上 (第3/3页)
首先妖在德cāo上。因为有德行,寿梦想要将吴国王位传给幼子季札,几个兄长也争相拥戴,仍季札坚决不受,坚持让大哥诸樊继承王位,连同百姓也不放过他。为兄长与百姓所逼。一度隐退于山水之间,躬耕劳作。 诸樊无奈,做了吴王,仍想让季札上位,于是改传子之传统,不传子,而将王位传到弟,希望几代传递下去,最终王位传到小弟手中。到了老三夷昧临终前。要把王位传到季札,季杞仍不受,并且再度归隐,表明心意。 其次妖在对乐律精通上,甚至听到一国之乐,就判断出这一国的命运(见古文观止《季札观周乐》)。郑朗对乐律算是比较精通了,但肯定做不到这一步。 然后妖在对时局的洞察力,遇到郑国子产时,对他说,郑国国君无德,在位时间不会长久,将来王位一定会传到你手中。你治理郑国时。务必工谨慎,以礼持国,否则郑国难逃败亡命运。 一一中的。 这个人从自古以来,一直被人称颂。认为是春秋贤人代表之一。 所以郑朗一直说好坏难以评价。张昇看到的是赵宗实将皇位皇储当成儿戏,韩琦却说成德cāo之美。都不对!只能说一件事,可以这样评价,可以那样评价。 赵祯沉默不言。 韩琦还有一着后手,说道:“陛下,不但皇子贤明,皇孙前去郓州,诸臣工皆反应皇孙乃千古英主之象也。” 对郑朗能教育未来的帝储,许多人看得眼红。但没有办法,若不这样,换不来郑朗这一派系的支持,若是赵宗实听话还好些,关健他在犯邪,若是郑朗这一派系忽然倒台,凶多吉少。 不过下面舆论是不错。 郑朗站在身后细心教导,赵顼天资不错,已经人模人样了,至少与下面官吏乡绅会谈时,能用得体二字,若是再考虑到他的年龄,他的身份,便被披上一层神圣的光辉。 还有一条,因为高滔滔瞒得紧,世人皆不知道赵宗实身体差,以为赵宗实才三十几岁,未来太子皇储名声是好听,但等到赵顼上位时,还不知道会过二十年,或者四十年,郑朗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一直忽视了,以至几年后韩琦痛惜万分。 但还是没有安多少好心,不说世子,乃说皇孙,一旦这个名份定下来,赵顼再也不能呆在郓州。 朱标能得皇子,是有一个好皇孙朱允玟。胤禛能得皇位,也是因为有一个好儿子弘历。什么夺诏疑案,那仅是后人度撰出来的。父子俱佳,才是康熙最终将皇位传给雍正的最终原因。 国家要一代接着一代传递下去,皇子人选重要,皇孙人选同样重要。 面对这个大课题,赵祯终于额首,道:“你去问一问他究竟想要什么?” 别要来什么季札,那是传说,是虚的,朕也不是好忽悠的,来点实际的东西。 “喏,”韩琦略松一口气,累得不行,然后去见赵宗实。 赵宗实可不顾他有什么想法,派人对韩琦说,我生病了,身体不好,不见韩公。 韩琦气得要发疯,想一想,将孟阳喊来,询问原委。 孟阳支支吾吾。 韩琦喝道:“此等国家大家,关系到大宋未来前途安危,你想胡弄本相么?” 孟阳将内幕说出。 韩琦一下子趴在桌子上喘粗气,气得要死,俺们在外面替你拼死拼活,你都好,居然写一辞表赏十金!又问:“皇子有没有生病?” 孟阳又支支吾吾。 “说!” “这几天未曾…” 韩琦又疏忽了,这几天未曾,以前生过,可那一个人未曾生过病?他听看重的是这几天是好好的,不是生病。 无力地挥手道:“你先下去,听某召传。” “喏。” 韩琦又将欧阳修与王陶等人喊来商议,本来还有一个好人选,司马光。不过郑朗当着那么多人面,批评了司马光,大约这一回这小子不会再替他们卖命了。 况且宫中已经将赵顼放在郓州,也无需卖命。 韩琦说道:“诸位,皇子实际没有生病。” “啊,”几个人一起张大嘴巴,真生病了拒旨还情有可愿,这个没有生病,那么做得太过份了。 韩琦又问道:“如今之计怎么办,你们看看我这里。” 说着拍打着堆得如山一般的各地奏折,说道:“我都没有心情替国家处理公务,此事勿务要早决。” 他郁闷,欧阳修也郁闷。中书还有一个首相曾公亮,但在二人联手之下,将曾公亮排除到外围,曾公亮很干脆,既然我到了外围,索性不管不问,做一个打酱油的。 韩琦是一把手,曾公亮是二把手,排除在外,欧阳修就成了实际的第二把手。本来政务非他所长,再加上韩琦分去精力,欧阳修也感到苦逼。有时候不禁回味以前的时光,虽然权利小了一点,想喷谁就喷谁,活得多轻松自在? 这个日子大约是一去不复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