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七五章殿试上  (第2/2页)
”    苏洵这才勉强答应。    ~~~~~~~~~~~~    次日不到四更,**亮便把陈恪几个叫起床,让他们换上白色襕衫、黑色幞头…这是贡士的规定着装。    吃早饭时,他又不厌其烦的讲解殿试经验,诸如到里面该如何行礼、如何叩帘、想上茅厕了怎么办,这都是十分珍贵的经验,只是这些天,他已经讲了十几遍,听得人耳朵生茧。    “字一定要写得认真再认真,因为最后官家会御览原卷…”陈恪苦笑道:“爹,安静点吧,都能倒背如流了。”    “就是说给你听的,要是再出岔子,看你怎么办!”**亮气道。    “横竖不黜落,那么紧张干啥?”陈恪满不在乎道。    “不黜落归不黜落,但也分上下五等!进士及第和同进士出身能一样么?你看本朝几十年来的宰辅,哪个是同进士?”**亮气道:“你考不了前五名,不要回来见我!”    “开什么玩笑?”陈恪瞠目结舌道:“还以为是别头试啊?这可是所有人一起考一起评卷的!”这可是嘉佑二年龙虎榜啊!千年科举史上,最牛逼的一榜!    之前,他之所以一路披靡,状态极差都能考第六,那是因为考得是别头试。说白了,就是矬子里拔将军。但现在,自己要跟二苏、二章、二程、三曾、四吕,还有邓绾、林希、王韶等一票超级牛人一起考试,想想这得多悲催吧…    如果不是进士不黜落的话,他宁肯晚一届,也不会凑这个热闹的。所以他自己的预期是…能考个进士出身,就谢天谢地了!    “我早看出来了!”**亮怒视着陈恪道:“会试之后,你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这是什么,未战先怯,小富即安!你对得起自己的十年寒窗么?”    “我一定尽力考。”陈恪苦笑道:“但前五名可真不敢说,高手太多。”    “你也是高手,”**亮沉声道:“不要畏惧、相信自己!”说着看看一帮子侄道:“你们也是,拿出考状元的心劲儿来,把这最后一场考完,才不会留下终生遗憾!”    “明白了。”众人面色郑重的点头道。    厅堂里,本来挺轻松的气氛,被小亮哥弄得凝重起来,他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像个考试的样子。    这就是宝贵的经验了,因为殿试不黜落,考生肯定会思想懈怠,这时候,更加重视的人,自然会考好名次!    等到分配官职的时候,就知道好名次的重要了,但到那时,可没处买后悔药去…    ~~~~~~~~~    正如苏洵所言,如今殿试的条件愈发好了,笔墨纸砚、桌椅板凳,乃至吃食点心,统统由宫里提供,好让天子门生们,从这一刻起,就开始感受到皇家的恩典…而殿试的真正目的,正是要割断考生们和考官之间的联系,将师生之谊、拔掖之恩,转到皇帝头上。    所以除了考牌,考生什么都不需要带,穿着朝廷提供的贡士服装,五更天在东华门外列队。    宫门未开,便有礼部官员在逐一核对身份,以防有人替考。亦免不了有辱斯文的搜身,但搜查较会试松了许多。毕竟到了这一步,都是板上钉钉的朝廷命官了,总要给几分体面的。    等到悠扬的钟声响起,东华门开,考生们便在官员的引导下,分成两列缓缓步入皇宫。    考试之前,先是隆重的开考的仪式,文武百官身着公服,如常朝侍立崇政殿内外,官家身穿章服升殿,鞭炮齐鸣,教坊奏乐。    而后执事官举黄卷密封考题入殿,由内侍官将策题置于殿中黄案上,贡士们朝官家行参拜大礼。    然后官家温言勉励贡士几句,便命考官接卷。本届殿试的出义官,参知政事曾公亮,将殿内黄案上的试题捧出,在殿檐下授给尚书礼部侍郎宋祁,后者躬身接过,走到殿外丹陛上,将试题放置在此处的黄案中。    这时百官再次向官家行礼,依次退出。    而负责考试的读卷官和执事官,则按赞礼官的指示,在丹陛下排班站立。贡士们也在赞礼官的指挥下排班,同样向黄案行礼。    礼毕,礼部官员向贡士们发题,贡士们接题后,鸿胪寺官员引领他们,走到各自的试桌旁…    嘉佑二年的殿试,正式开始。    ---------------分割------------    今天出去了,下午才回来的,这是第一更,下一更得12点后了吧。(。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