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部卷七百六十一 (第1/4页)
第08部 卷七百六十一 郑涯 涯,太和朝官司勋员外郎。 武宗?庙议 会昌六年五月,礼仪使奏,武宗昭肃皇帝?庙,并合祧迁者。伏以自敬宗、文宗、武宗兄弟相及,已历三朝。昭穆之位,与承前不同。所可疑者,其事有四。一者兄弟昭穆同位,不相为后。二者已祧之主,复入旧庙。三者庙数有限,无后之主,则宜出置别庙。四者兄弟既不相为后,昭为父道,穆为子道,则昭穆同班,不合异位。 据《春秋》:“文公二年跻僖公。”何休云:跻,升也。谓西上也。惠公与庄公,当同南面西上,隐、桓与闵、僖,当同北面西上。孔颖达亦引此义释经文。贺循云:殷之盘庚,不序阳甲;汉之光武,上继元帝。晋元帝、简文皆用此义。盖以昭穆位同,不可兼毁二庙故也。《尚书》云,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且殷家兄弟相及,有至四帝不及祖祢,何容更言七代,于理无疑矣。 二者今以兄弟相及,同为一代,矫前之失,则合复?代宗、神宗于太庙。或疑已祧之主,不合更入太庙者。案晋代元、明之时,已迁豫章、颍川矣。及简文即位,乃元帝之子,故复豫章、颍川二神主于庙。又国朝中宗已?太庙,至开元四年,乃出置别庙。至十年置九庙,而中宗神主复?太庙。则已迁复入,亦可无疑。 三者庙有定数,无后之主,出置别庙者。按魏、晋之初多同庙,盖取上古清庙一宫,尊远神祗之义。自后晋武所立之庙,虽有七主,而实六代,盖景文同庙故也。又按鲁立姜?原文王之庙,不计昭穆,以尊尚功德也。晋元帝上继武帝,而惠、怀、愍三帝,时贺循等诸儒议,以别为主庙。亲远义疏,都邑迁异,于理无嫌也。今以文宗弃代才六七年,武宗甫尔复土,遽移别庙,不齿宗祖。在于有司,非所宜议。 四者添置庙之室。案礼论,晋太常贺循云,庙以容主为限,无拘常数。故晋武帝时,庙有七主六代。至元帝、明帝,庙皆十室。及康、穆二帝,皆至十一室。自后虽迁故?新,大抵以七代为准,而不限室数。伏以江左名儒,通赜睹奥,事有明据,固可施行。今若不行是议,更以迭毁为制,则当上不及高曾未尽之亲,下有忍臣子恩义之道。今备讨古今,参校经史,上请复代宗神主于太庙,以存高曾之亲;下以敬宗、文宗、武宗同为一代,于太庙东闲置两室,定为九代十一室之制,以全臣子恩敬之义。庶协大顺之宜,得变礼之正,折古今之纷互,立群疑之杓指。因心广孝,永烛于皇明;昭德事神,无亏于圣代。 武宗?庙合祧迁议 夫礼经垂则,莫重于严配。必参损益之道,则合典礼之文。况有明徵,是资折衷。伏自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嗣位皆以兄弟。考之前代,理有显据。今谨详礼院所奏,并上稽古文,旁摭史氏,协于通变,允谓得宜。臣等商议,请依礼官所议。 郑处诲 处诲字廷美,赠仆射汗子。太和八年进士。累迁工部刑部侍郎,出为浙东观察使检校刑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 授郑薰礼部侍郎制 敕。仪曹剧任,中台慎择。总百郡之俊造,考五礼之异同。必求上才,以允佥属。中散大夫尚书工部侍郎郑薰,高阳茂族,通德盛门。秉庄氏之遗风,蕴名卿之品业。文谐sao雅,鼓吹前言。誉洽?绅,领袖时辈。cao守必修其谦柄,进退常践于德藩。叠中词科,亟升清贯,持橐列金华之侍,挥毫擅紫闼之工。贰职冬官,克扬休问。是用俾司贡籍,以振儒风。朕以化天下者,莫尚于人文;序多士者,以备乎时选。育材之本,惟善是从。搴拔既尚于幽贞,耸劝勿遗于曹绪。无求冠玉,无采雕虫。当思取实之方,必有酌中之道。尔其尽虑,以率至公。可守礼部侍郎。 ?州节度使厅记 ?为古国,其俗质而厚,其人朴而易理。业尚播种畜扰,有后稷、公刘之遗风。始皇并天下,地属右辅。后汉析为新平郡。后魏改置豳州,国朝因之。开元中,诏以豳、幽为疑,因改为?。天宝已前,太平岁久,西通伊、凉,万里而远,?实为近郡。申王薛王以亲贤之责居之,太尉房公以盛德之重居之。洎逆胡勃起幽、朔,西戎尘坌荡涌,乘艰难际,盗据河右。蕃兵去王城,不及五百里,?由是为边郡斥候,近郊镇要害。大历中,尚父汾阳王始以朔方军壮其威容。后益选武勇骁健有胆决奇谋者继之。 今天子三年,西戎款关,献河湟数州故地,西鄙益拓。?为近蕃,上念兵戎方息,边备愈远,始诏司空白公,由丞相府持节来镇。丞相功成继命,文雅忠恕之风,煦然而起。边人若寝寤拭目,心意苏醒,始知礼让文化之为急务。廷议以我季父尚书公前为夏帅,夷?安,寇盗弭急,储廪果实,兵械果完,懋赏休绩。迁镇是军,季父又以理夏之政,移之于?。?人嬉嬉,薰为太和。 尝睹屋壁,志前帅是军者之名氏,因曰:“曩之帅此者,岂不知是耶?始务公车,而角材坚垒,未暇及此尔。吾既承数君子大理之后,敢不勤督吾之未至者。况今戎丑既夷,不宜独以鸣鼓鼙教击刺为事。”因命疏自开元以来,刺是郡帅是军者,追书于屋壁。季父尚书公曰:“吾思将有以警于吾前警于吾后者。?之土实,妇人无桑绩,不能自衣;朔方之军雄,男子勇于公战,无他业以自厚。故郡之人以耕稼为事,军之卒以勇敢得赏。后之抚于人者,宜勉农亩,时其徵调,人不扰而完富矣;帅于军者,宜严其刑赏,时其衣食,卒不骄而勇敢矣。人既完富,卒既勇敢,生聚之,训练之,吾知青海之西,不数年为内郡矣。”命处诲记其始终,序于前后。处诲谨以季父之言志于后,将允于后之人俾无怠。大中二年三月二十日记。 孙简 简,华州刺史宿孙。举进士,官兵部尚书。 请改定百官班位奏 伏以班位等差,本系品秩。近者官兼台省,立位稍迁,颇紊彝制,理亦未通。今据台司重举元和元年所奉敕,常参官兼大夫中丞者,准检校官立在左右丞之上者。承前列曹侍郎兼大夫者至少,准京兆尹往往带此官。其京兆尹是从三品,至今班位只在本品同类官从三品乡监之上,在太常宗正卿三品之下。其尚书左丞是正四品上,户部侍郎是正四品下。今户部侍郎兼大夫只合在本品同类官正四品下诸曹侍郎之上,不合在正四品丞郎之上,与京兆尹在正三品卿监之下无异。又据尚书右丞是正四品下,吏部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