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部卷九百一 (第2/4页)
庙之用,招媒翳之机,诚不顾樊笼之习习。又安得林麓之飞飞。当昔五步一啄,十步一饮,选地而游,择木而寝。固将保群雌以比翼,岂知遭鸣?之碎锦! 已矣哉!彼龟何辜?其腹将刳,乃愿掉于泥涂。彼鸡何知?方论其肥,乃自断于郊牺。至如千人cao,万人歌,不如休于桃林之阿;复有青丝络,黄金装,不如放于华山之阳。身死命绝,魂销魄亡,永别俦侣,长辞故乡。虽复氛氲绮席,窈窕红妆,间以彩翠,盛以筐箱;百常之台刻月,九华之扇凝霜,独不及畴年之泽畔,昔日之山梁。悲夫!” 陈少微 少微,《崇文总目》著有《薛君口诀》一卷、《九洞练真宝经修服丹砂妙诀》一卷。 七返灵砂篇序 予自天元之初,从衡岳游于黄龙,止于宾馆。忽于岩xue之中,遇至真之人,授以灵砂要诀。告曰:吾自得许仙君之后。仙君授诀于吴天师,天师授于同郡丁真人。今本即真人所出也。假如丹砂之本诀,元理深奥,固难卒寻。好道之流,志慕神仙者,若不究其真元,沈沦于尘俗。自上古仙经文,皆秘密隐蔽,不言不显露于世。予常愍然。今述为《灵砂七返篇》及《金丹志诀》二章,并为序论矣。 孙公辅 公辅,官陆泽丞。 新修夏邑县城门楼记 昔左邱明书梁亡,嫌其亟城而至沟宫也。书莒溃,责其恃陋而不重闭也。然则惩恶劝善之义,信不可遗于后代矣!方今生人震越,?虎啖嚼,凡为侯大夫者,孰得不鉴于梁而悼于莒哉?夏邑县城楼,图经即西汉栗乡侯之故墟。?陂侈,不可以禁yin佚;台观崩弛,可以示轨仪。讯诸乡人,云此地有隐慝焉。纵其神jianian,栗若大忌。故前后令长,皆昵于神而废礼也。 去年夏,圣人戒师于东方。宣武军守臣刘公,虑以军兴势危,赋重人困,易置官属,纪纲事法。遂假参佐范阳卢士宣字伯通为兹邑长。伯通勤劳于民,旋即真命,锡以朱服,示王命也。怆夫先贤虽立谯门,谯门必能将将;虽作尔墉,尔墉必能言言。繇是正其小以及先王宫隅之制,饰其俭用ヘ诸侯台门之尊。百工告利,多福纷萃;则向时妖异之说,无复徵据。神不神矣,君何神耶?苟无馨香,曷肯变化?是故直拔埃?,譬一贤之挺生,介然坚强;同五福之寿考,端穆大壮,发扬斯干,用而不知,我则为植。其经费也,自抡材至卒工,不碍匹夫之膏泽,必因庶役之馀羡。其博施也,自贺燕至翔军?,尚贻终世之咸若,宁止吾属之遐览。然后命阍人以守之,揭灵鼍以鼓之。岁时则悬法于其前,灾眚则?祭于其下;御大寇则未足,抑小戎而有馀。且周文缓而灵台成,汉文约而露台舍。惟彼?王睿后,犹惧若此,况人臣乎?りり伯通,可谓知礼。至如板筑之气势,磨?龙之固护,涂?之滑泽,采章之藻丽,则存诸咏歌,非纪体所载。时公辅馆于伯通之署,愿记其善,敢私于人乎? 姚揆 揆,官温州郡丞。 仙岩铭 惟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 杨佚 佚,户部郎中志先子。 对乐土判 〈人进素衣朱衤暴,欲从于沃。或告擅去,云“我闻有命,不可告人。”〉 建都立邑,本大末小;苟或假名,必将兆乱。相彼人也,其有意焉?既荣朱衤暴之进,旋兴白石之行,亦欲适彼乐土,及于宽政:义有涉溱之兴,业在扬水之章。既侵陉庭,方崇曲沃,姑务修德,自感子来。悦以忘劳,宁科擅去。人苟利矣,岂同邾子之迁!兄其智乎?已闻师服之叹。既闻命而攸往,虽或告而何伤? 杨元cao 元cao,官歙州歙县尉。 集注难经序 《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渤海秦越人之所作也。越人受桑君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彻视藏府,刳肠剔心。以其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世或以卢扁为二人者,斯实谬矣!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摘英华,钞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轴。伸演其首,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既宏畅圣言,故首称黄帝。斯乃医经之心髓,救疾之枢机,所谓脱牙角于象犀,收羽毛于翡翠者矣。逮于吴太医令吕广为之注解,亦会合元宗,足可垂训。而所释未半,馀皆见阙。 余性好医方,问道无倦。斯经章句,特承师授。既而?研无?攵,十载于兹,虽未达其本源,盖已举其纲目。此教所兴,多历年代。非惟文句舛错,抑亦事绪参差;后人传览,良难领会。今辄条贯编次,使类例相从,凡为一十三篇,仍旧八十一首。吕氏未解,今并注释。吕氏注不尽,因亦伸之,并别为音义,以彰厥旨。昔皇甫元晏总三部为甲乙之科,近世华阳陶贞白广肘后为百一之制,皆可以留情极虑,济育群生者矣!余今所演,盖亦远慕高仁,迩尊盛德。但恨庸识有量,圣旨无涯;绠促汲深,元致难尽。前歙州歙县尉杨元cao序。 张朔 朔,官监察御史。 遇丧废祀议 伏准遗诏:皇帝已听政,合告郊庙。所司祭地?,无文合废。又按《曾子问》:“天子崩未殡,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所言五祀不行,即明天地之祭不合废。又王制: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注云:“不敢以卑废尊。”又按《春秋》杜预注:“天王崩未葬而郊者,不以为王事废天事也。”今礼仪使牒引祠令,诸飨庙官有缌麻以上丧,不得充飨官。此盖指私祭,不足为今日之证,请更参详,报礼仪使。 报来牒称:“天子崩,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所言五祀不行,即明天地之祭不合废者。谨按《曾子问》:“天子崩,五祀之祭不行,既葬而祭。”郑元注云:“郊社亦然。”然则五祀之与郊社之祭同也。则来牒所言五祀不行,则明天地之祭不合废,与郑元所云“郊社亦然”之义乖也。又按《曾子问》上文曰:“天子尝?郊社五祀之祭。?簋既陈,天子崩,后之丧,如之何?孔子曰废。”下文云:“天子崩未殡,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孔颖达云:“以初崩哀戚,未遑祭祀。虽当五祀祭时,不得行也。既殡,哀情杀而后祭也。”又云:“自启至于反哭,五祀之祭不行,已葬而祭。”此言无事时则祭,有事时则废。未殡以前是有事,既殡以后未启以前为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