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9部卷八百九十五 (第3/3页)
诸郡聚议,崇建雉堞,夹以南北,矗然而峙。帑藏得以牢固,军士得以帐幕。是所谓固吾圉。以是年上奏,天子嘉以出政,优诏奖饰,以为牧人之道。其尽此乎?俄而孙儒叛蔡,渡江侵我西鄙。以翦以逐,蹶于苑陵。劲弩之次。泛舟之助。我有力焉,后始念子城之谋,未足以为百姓计。东眄巨浸,辏闽粤之舟橹。北倚郭邑,通商旅之宝货。苟或侮劫之不意,攘偷之无状,则向者吾皇优诏,适足以自荣。由是复与十三都经纬罗郭,上上下下,如响而应。爰自秋七月丁巳,讫于冬十有一月某日。由北郭以分其势,左右而翌合于冷水源,绵亘若干里。其高若干丈,其厚得之半。民庶之负贩,童髦之缓急,燕越之车盖,及吾境者,俾无他虑。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苟得之于人,而损之己者,吾无愧与。某年月日记。 ガ文终侯论 沛后既得秦,萧何改秦之法,故(阙)三章之约焉。而何竟自污者,岂非欲刑其德于万代乎?不然,奚系之在人先也?且汉之功臣,何居第一。何不首行其法,则后之立功为相者,虽贪黩规弄,而法必不加。则乱臣贼子,于是幸矣。何之法,不救当时,而岂救后代乎? 婆留井铭 于维此井,氵亭育坎灵。有莘有邰,实此储英。时有长虹,上贯青冥。是惟王气,宅相先徵。爰启霸主,奠绥苍氓。沛膏渐泽,配德东溟。 风雨对 风雨雪霜,天地之所权也。山川薮泽,鬼神之所伏也。故风雨不时,则岁有饥馑。雪霜不时,则人有疾病。然后祷山川薮泽以致之,则风雨雪霜,果为鬼神所有也明矣。得非天之高,不可以自理,而寄之山川。地之厚,不可以自运,而凭之鬼神。苟祭祀不时则饥馑作,报应不至则疾病生。是鬼神用天地之权也,而风雨雪霜为牛羊之本矣。复何岁时为,复何人民为,是以大道不旁出,惧其弄也。大政不问下,惧其偷也。夫欲何言。 蒙叟遗志 上帝既剖混沌氏,以支节为山岳,以肠胃为江河。一旦虑其掀然而兴,则下无生类矣。于是孕铜铁于山岳,滓鱼盐于江河。俾后人攻取之,且将以苦混沌之灵,而致其必不起也。呜呼!混沌氏则不起,而人力殚焉。 三帝所长 尧之时,民朴不可语,故尧舍其子而教之。泽未周而尧落,舜嗣尧理,迹尧以化之。泽既周而南狩,丹与均果位于民间。是化存于外者也。夏后氏得帝位,而百姓已偷。遂教其子,是由内而及外者也。然化于外者,以土阶之卑,茅茨之浅,而声响相接焉。化于内者,有宫室焉,沟洫焉,而威则日严矣。是以土阶之际万民亲,宫室之后万民畏。 解武丁梦 商之道削也,武丁嗣之,且惧祖宗所传,圮坏于我,祈于人则无以为质,祷于家则不知天之历数。厥有左右,民心不归,然后念胥靡之可升,且欲致于非常,而出于不测也。乃用假梦徵象,以活商命。呜呼!历数将去也,人心将解也,说复安能维之者哉?武丁以下民之畏天命也,故设权以复之。唯圣能神,何梦之有! 救夏商二帝 夏之癸,商之辛,虽童子妇人,皆知其为理矣。然不知皆当其时则受其弊,居其后则赖其名。夫能极善恶之名,皆教化之一端也。善者俾人慕之,恶者俾人惧之。慕之者必俟其力有馀,惧之者虽寝食不忘之也。癸与辛,所谓死其身以xue过者也,极其名以横恶者也。故千载之后,百王有闻其名者,必缩项掩耳。闻尧舜者,必气跃心跳。慕之名与惧之名显然矣。而慕之者未必能及,惧之者庶几至焉。是故尧舜以仁圣法天,而桀纣以残暴为助。 题神羊图 尧之庭有神羊,以触不正者。后人图形像,必使头角怪异,以表神圣物。噫!尧之羊,亦由今之羊也。但以上世淳朴未去,故虽人与兽,皆得相指令。及淳朴销坏,则羊有贪很性,人有?割心。有贪很性,则崇轩大厦,不能驻其足矣。有?割心,则虽邪与佞,不能举其角矣。是以尧之羊,亦犹今之羊也。贪很摇其正性,刀匕?其初心,故不能触阿谀矣。 伊尹有言 唐虞氏以传授得天下,而犹用和仲稷?,以酝酿风俗。堙洪水,服四罪,然后垂衣裳而已,百姓饮食而已,亦时之未漓,非天独生唐虞之能理也。及商汤氏以鸣条誓,放桀于南巢。揖逊既异,浑朴亦坏。伊尹放太甲,立太甲,则臣下有权,始于是矣,而曰耻君之不及尧舜。呜呼!商汤氏之取,非唐虞氏之取也。商汤氏之时,非唐虞氏之时也。商汤氏之百姓,非唐虞氏之百姓也。商汤氏之臣,非唐虞氏之和仲稷?也。伊尹不耻其身不及和仲稷?,而耻君之不及尧舜,在致君之诚则极矣,而励已之事何如耳。惜哉! 叙二狂生 祢正平、阮嗣宗生于汉晋间,其为当时礼法家惋者多矣。然二子岂天使为之哉?夫汉之衰也,君若客旅,臣若豹虎。晋之弊也,风流蕴藉,雍容闲暇。苟二子气下于物,则谓之非才。气高于人,则谓之陵我,是人难事也。张口掉舌,则谓之讪谤。俯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夫如是,则汉之祚歼于外,晋之祚缩于中,故天必降变以应之。二子应天变者也,或号?兆焉,或恸哭焉。斯甚于风雨雪霜已,故泣军门者谓皇皇而无主,叹广武者思沛上之英雄。 吴宫遗事 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视之以伍员,未三四级,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俾?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王赐员死,而?用事。明年,越入吴。 本农 有覆于上者如天,载于下者如地,而百姓不之知。有恩信及一物,教化及一夫,民则归之。其犹旱岁与丰年也。丰年之民,不知甘雨柔风之力,不知生育长养之仁,而曰我耕作以时,仓廪以实。旱岁之民,则野枯苗缩,然后决川以灌之。是一川之仁,深于四时也明矣。所以郑国哭子产三月,而鲁人不敬仲尼。 丹商非不肖 理天下者,必曰陶唐氏,必曰有虞氏。嗣天下者,必曰无若丹朱,无若商均。是唐虞为圣君,丹商为不肖矣。天下知丹商之不肖,而不知丹商之为不肖,不在于丹商也,不知陶虞用丹商于不肖也。夫陶虞之理,大无不周,幽无不照,远无不被。苟不能肖其子,而天下可以肖乎?自家而国者,又如是乎?盖陶虞欲推大器于公共,故先以不肖之名废之,然后俾家不自我而家,而子不自我而子。不在丹商之肖与不肖矣,不欲丹商之蒙不肖之名于后也。其肖也,我既废之矣,其不肖也,不凌逼于人。是陶虞之心,示后代以公共。仲尼不泄其旨者,将以正陶虞之教耳。而犹汤放桀,武王伐纣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