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偷马贼胡班  (第3/3页)
那就要看,令郎配合与否。”    “你这孽子,公子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    高阳亭亭长大声吼叫时,从庭院外传来一连串的惨叫声。    脚步声传来,许家的随从拎着三颗血淋淋的人头,走进了庭院。一众偷马贼,顿时脸色苍白。    平时偷鸡摸狗还行,哪里又见过如此惨烈的局面?    曹朋看着青年“你,姓名!”    “他叫做…”    “老人家,我在问他,你若在多嘴,休怪我无礼。”    曹朋猛然回头,眼睛一瞪。    高阳亭亭长,立刻闭上了嘴巴。    “小人,小人名叫胡班。”    胡班?    这名字听上去,似乎有些耳熟啊。    三国演义里出现过吗?    曹朋猛然想起,胡班这个名字,好像是在三国演义里出现过。记得是关二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时,有这么一个人。不过,演义里的胡班,似乎是官宦子弟,还是为曹军的将领。    下意识,扭头看向高阳亭亭长。    “老人家,你叫什么?,、    “小老儿”小老儿名叫胡华”公子,小老儿可没有从贼,自三十七岁出任亭长,至今已有二十余载。哪怕是太平贼间事的时候,小老儿也没有”您若是不信,可以向周围人打听。”    邓稷低声问道:“阿福,有什么问题吗?”    曹朋挠挠头,连忙安慰说:“老人家,你莫误会,我只是随便问问。”    心里面暗自咒骂:你个罗大忽悠”一个亭长,你也敢说是议郎?    三国演义里的胡华,可是桓帝时的议郎!不过,估计也就是个巧合,因为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好像不是在陈留发生。    胡华则是吓得一头冷汗,心里面同样咒骂。    这小后生,吓死老汉了!    “年龄!”    “小人今年二十二。”    “祖籍。”    “本地…”哦,应该算圉县。”    曹朋问道:“那个死鬼,什么来历?”    “这个…”    胡班咽了。唾沫,突然扑通跪在地上“公子,非小人不肯回答,实在去…”如果我等回答了,只怕性命难保。”    “呃?”    曹朋不由得一怔,扭头向邓稷看去。    邓稷则露出凝重之色,走到濮阳闿身边,两人低声交谈。    曹朋想了想,走到胡班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事情,我得和你说清楚。其实,我本不需要问这么多,只是看在你那白发老父,胡亭长的面子而已。你可以不回答,不过我会把你送去府衙。相信到了衙门里,三木之下,你也撑不太人…”最后还要落个凄凉下场。    轻者,输作边戎,三载不得返乡;重者,人头落地,你老父白发人送黑发人,到老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你和我合作,我保你性命无忧。    你看到他没有…”    曹朋一指许仪“他是我结义兄长,名叫许仪。也许你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他老爹,你可能听说过。乃当朝司空军中,武威校尉许褚许仲康;我还有三个,这会儿不在这起…”说起来,你可能对我三哥更熟悉。因为他就是陈留人,家就在陈留,距离这边也不算远。    他的老爹,便是当朝虎贲中郎将,典韦典君明。    你老老实实的配合,我保证你万事无忧。有一句,你仔细想清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胡班闻听,顿时被吓住了。    许袜,他听说过,但是并不是太熟悉。    可典韦的名字,却是如雷贯耳。想当年,典韦为好友报仇,孤身闯入襄邑,杀得血流成河。    十载过去,典韦如今更声名显赫,几乎陈留人,都听说过典韦的名号。    闻听曹朋说出许仪等人的来历,胡班给惊得是张口结舌。    邓稷回头,不禁哑然失笑。    “这阿福,满口的新鲜玩意儿。”    濮阳闿则轻轻颔首:“他说的也不算错,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八个字,似乎正合小杜律的精髓。”    他并非修习刑名,但也略知一二。    小杜律量刑,更注重情理和律法的结合,而非似大杜律一味求严。    如果按照大杜律,你犯罪就是犯罪,没有什么人情可讲。而小杜律相对柔和,更具人情味。    曹朋说罢这一番话,便扭头离开。    他走到许仪身旁,轻声道:“二哥,看起来事情有些复杂。”    许仪点点头“你打算如何?”    “听胡班的口气,这件事估计小不了。所以最好还是和这边的府衙联络一下…”对了,夏侯将军,好像就驻扎陈留吧。”    “你是说妙才将军?“许仪回答说:“他是陈留太守,自然驻扎陈留。    不过,陈留距离这边,好像有点距离…”一来一回,至少也得一天时间,咱们的行程,可就要被耽搁。”    “看情况再说。”    这时候,邓稷走到胡班跟前“胡班,本官再问你一次。你可以选择不回答,我就立刻送你见官。如果你回答了,我也不是不能网开一面,甚至包括你这些乡亲,我也能为之疏通。    答与不答,你自己选择!”    “他叫雷成!“胡班毫不犹豫,立刻喊道:“他族兄名叫雷绪,手下有三百人,就藏身于鹿台岗。”    雷绪在淮南与陈兰等人拥兵数万。后刘备攻取江南四郡,雷绪率兵卒及其家属五万多人投奔刘备。刘备任命雷绪为偏将军。后为夏侯渊讨斩。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