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7章从不吃亏的李东  (第1/2页)
    第1467章 从不吃亏的李东    微信的悄然上线,没有造成太大的轰动。    除了滕迅几家有关的企业在关注,其他人关注度不高。    这时候,普通人更关心的其实还是流量费用的降低。    4月1号,不仅仅是移动,联通和电信同样采取了降费措施。    两家也是无奈之下,做出了这样的抉择。    其实3g的推广,一开始其实是为了限制移动一家独大的,从3g牌照的颁发就能看出来这一点。    政府,其实更希望三家能缩小实力差距。    所以之前颁发牌照的时候,给了联通wcdma牌照,给了电信cdma2000牌照。    这两种体系,在国际上已经取到了成功,有成熟的运营模式和规范。    唯独移动,拿到了华夏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牌照。    这也就意味着,移动要从头开始,独立运营这种新模式,没有参照物。    一开始,其实联通和电信都占据了先机的,3g智能机刚出现的时候,包括oppo第一款智能机,都是采用两家的规格来做的。    可当移动的td机出现,oppo甚至决定为对方定制3000万部td机,以及移动和远方达成合作,率先降低流量费用的时候,这种格局就出现了变化。    三方上次的发布会结束,市面上的td智能机忽然大行于世。    原本,移动的用户就比他们多。    很多人其实都不是太愿意换号,可之前因为没有支持移动规格的智能机,这些用户只能退而选其次,选择了支持其他两家的3g手机。    现在既然有了td机,移动也主动降低了流量费用,用习惯了自己移动号码的用户,自然会选择回归。    4月1号,三家都推出了新的流量套餐和收费标准。    以5元套餐为例,之前各地标准不一。    不过很多地方,都是5元10m流量的套餐,超出套餐外的流量,资费在0。01-0。03元/k之间,换算过来,也就是超出套餐外1m流量,费用就高达10元到30元左右。    而现在,三家都降低了费用,增加了套餐内流量。    以江北为例,4月1号,移动5元套餐流量达到了30m,超出套餐外的流量费用,也降低到了1元/m。    而原本每个档次的流量套餐,用户只能订购一次。    这次,移动却是推出了流量加油包业务,同档次的套餐可以订购3次。    而在远方pp和万卡通上充值,还能享受9折左右的优惠力度。    这下一来,用户使用3g网络的热情大增。    光是4月1号一天,在pp和万卡通上订购流量业务的用户就高达500万人以上!    而使用短信和移动本身充值体系的用户,按照移动的统计,也有600万人次左右。    哪怕都是订购最低档次的流量套餐,1号一天下来,流量充值费用就高达5000万以上,实际上这个收入只会更多!    这时候,很多用户其实没有订购套餐的习惯。    而且2g用户,其实之前也一直有上网的习惯,加上这些用户,单是这一天下来,移动光是流量收入就超过1亿!    1号,一般都是收入的巅峰期,可目前3g用户还不多,后续只会更多,加上很多用户用习惯了3g网络,流量肯定不够用。    月中绝对会再次爆发订购套餐的高潮!    按照移动方面的专业人士分析,4月份要是顺利的话,光是流量收入可能就会超过20亿甚至更多。    下半年,这个数据可能会出现翻倍的增长,这种可能性很大。    如果真能一切顺利,全年下来,流量收入超过400亿几乎没太大的难度。    …    平川。    远方大厦。    4月2号。    李东正在和移动的王建周通话。    电话那边的王建周心情不错,笑呵呵道:“还是李总有眼光,之前业内说李总眼光毒辣,我还抱有怀疑。    现在看来,倒是我倚老卖老了。    上次远方和移动签订360亿的对赌协议,不少人都觉得,李总年底可能要赔上一笔才行。    如今事实证明,我们都老了。”    08年,移动流量收入120亿,09年李东和他们签订了360亿的对赌协议,涨幅高达300%,移动这边的确有些不太相信。    按照他们的估算,今年能超过250亿就算超过预期了。    结果现在的一切都表明,年底360亿的任务,并不是奢望。    王建周打这个电话的目的,可不是赞扬李东,聊了几句,王建周就笑呵呵道:“李总,关于充值费用结算这一块…”    按照之前双方的协议,通过万卡通充值的用户,这笔钱是暂时不和移动结算的。    而万卡通因为有优惠,在万卡通充值的用户比例只会越来越大,超过一半那是铁板钉钉的事。    而且不仅仅是流量充值,万卡通其实也有话费充值。    当用户习惯了在万卡通上充值流量,继续充值话费,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光是这项业务来源,万卡通每个月就能积压资金超过20亿,以后只会更多,30亿甚至更多也不是乱说。    之前李东和移动签订对赌协议的时候,将资金结算的问题也当成条件纳入了合约。    移动这边,和远方约定好了季度结算。    三个月的资金积压,很有可能会突破100亿甚至更多,只要双方合约继续下去,远方就和之前和供应商的合作一样,一直可以动用这百亿以上的资金。    可他们用了,移动就亏了。    他们和支付宝也有合作,可没有什么季度结算的条件,支付宝本身也不参与这方面的业务,而是由一些渠道商提供服务。    支付宝和渠道商之间,都是正常的结算周期,一般都是一周左右。    而渠道商和移动之间,也是正常的结算周期,也是一周左右。    唯独之前没考虑太多,加上远方这边的确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包括360亿的兜底承诺,移动这边才给出了季度结算的条件。    现在好了,看到1号的成果,移动这边有些rou疼了。    100亿左右的资金积压在远方这边,光是利息,都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