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将血闱  (第1/2页)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宫闱    承庆宫坐落于皇宫北侧,当年太极宫旧址之上,是大秦皇宫内辉煌宏阔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大秦主要的后妃居处,皇后以及皇帝陛下宠爱的嫔妃,大多居住于此。    当然,如今的规模和唐时太极宫极盛之时,还有有着不小的差距。    其中,东宫又占去了一半,皇后和太子各执半边,中有高墙阻隔,看似一体,实则将承庆宫分作了两处,中间把守森严,等闲难得逾越。    每逢初一十五,承庆宫多数都会热闹一番。    外面是大朝会,承庆宫这里,太子会在东宫接见诸东宫臣僚,承庆殿这里,宫中有头有脸的嫔妃,会来到此处给皇后娘娘请安问好。    当然,不论内外,这等彰显皇家威严的繁文缛节,在大秦历代君王眼中,并不算太重要。    这里的原因很多,最重要还是因为大秦并没有定鼎天下,所以自觉不自觉的,大秦帝王们便要收敛许多。    于是,看上去皇宫的主人们看的就很开,外间的大朝会和平日没多少区别,远没有唐时那么繁琐。    而承庆宫这里,多数要看皇后娘娘以及太子殿下的心情,这么多年下来,也没形成惯例…    这一天,就是六月十五,承庆殿后面的皇后寝宫当中,皇后娘娘靠在梳妆台前,几个宫女围着,正在为皇后娘娘梳妆打扮。    皇后母仪天下已近八载,但她的年龄其实并不大,也才三十出头。岁月在她身上还未留下太过深刻的痕迹。    皇后今日看上去懒懒的。有点提不起精神。不远处的承庆殿主管大太监,偷眼瞅着皇后娘娘,心里掂量着,看来今天大家都可以安生一点了…    正这么想着,感觉身边凑过来一个人,转头看去,是自家的干儿子,贼头贼脑的靠了过来。    不等他训斥的话出口。对方已经凑到他身边,低声叨咕了几句。    这位权重于承庆宫的大太监立马皱了皱眉头,轻轻摆手,让干儿子退下,自己踮起脚尖,悄没声的来到皇后娘娘身边,示意几个宫女走开,这才凑到皇后娘娘耳边。    低声道:“晋国公府已到任府行纳妾之礼,听说,不日便将过门了。”    只这一句话。便让皇后娘娘精神一振,嘴角微翘。点头道:“嗯,任家那丫头…。。本宫虽未见过,但说起来,也真算个有福之人…。”    大太监低声陪笑,奉承之言随口就来“任家小姐与您沾亲,福禄天成,如今嫁入晋国公府,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皇后娘娘嗯了一声,随口吩咐着“到时候,给本宫备上一份贺礼,唉,费尽心机,才成就这一番姻缘,本宫这又是何苦来哉?”    “娘娘心慈,这宫里的人谁不知道…就是不知…晋国公领不领情…”    “嗯?”皇后娘娘扭头,目中含威,盯了过来。    只这一眼,便唬的这位在宫中权势颇重的大太监身子一软,赶紧垂下了头,身上也猛的冒出一层细汗出来。    “娘娘恕罪,奴婢是说…。”    皇后轻轻的哼了一声,他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是什么,无非是想将这个人情做扎实了,谅他也没有挑拨生事的胆量。    皇后娘娘转过头,又懒懒的靠在椅子上,瞅着铜镜中有些朦胧的身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半晌才不经意的道:“到此为止吧…。”    大太监战战兢兢的退了下去,连问问今天章程的勇气也没了。    宫女们重又围了上来,显然,皇后娘娘今天兴致高了许多,还跟贴身宫女们探讨起了妆容。    只这点变换,便让整个皇后寝宫都活了过来,来来往往的宫人们,脸上不自觉的都带上了笑容。    梳妆完毕,皇后又令宫人打开承庆殿正门,于宣节门外等候诸妃嫔前来参见。    这就是要行初一十五的正礼了,有点突然,却也不怕妃嫔们不知道或不来,皇后娘娘统摄六宫,一旦承庆殿正门大开,对于宫内诸妃嫔来说,便有如皇帝陛下临朝,焉敢怠慢?    宫人们也没看错,皇后娘娘今日的心情确实上佳,至于为的什么,多数人不会太过理会,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才心知肚明。    但这等事由,想要在宫内生存下去,就不会宣之于口,所以明白的就是明白,不明白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皇后娘娘的心情变幻到底由何而来。    而实际上,能晓得这位后宫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