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段三四再临紫奉天承运城  (第1/3页)
    段三四 再临紫禁城    十八日清晨,草叶子上的露水还没干,走在武清城外的军士,裤腿扫在路边的杂草上,打得湿漉漉的。    赵谦率军出,留下了一千多名伤兵,在城里养伤,还有五百军士守城。    这些伤兵多数是走不动路了,带在一起影响行军度,赵谦只得将他们留下,令千总梁少文统率五百步军守城。    赵谦军直接向京师方向开拔,行了两个时辰,又遇敌军。    显然,多尔衮是不想让赵谦靠近京师,清军不不擅长守城,何况赵谦军有先进的火器,守城守不住,没有机动,反而被动挨打。    赵谦用望远镜看着前方的敌军,约有万余人之众。    这时张岱说道:“是清军绿营。”    “唔…”赵谦想了想,说道“未见清军主力八旗军。”    张岱道:“兴许他们是想趁我军与绿营火拼之时,从侧翼或后方突袭我军。”    冷兵器时代,骑兵威力巨大,除了战力强悍,最重要的是机动很强,你不知道他们在何时何地会骤然而至。    赵谦回头看了一眼炮营,要是大炮全部被摧毁了,攻城就困难了,反正攻京师这样的大城,不是几天半月能拿下的。    “传令车炮组成车阵。”    “得令!”    战车围成圆阵,不宜被骑兵突破,防御强悍,明军野战对付满清骑兵,一向都是使用的这一招,缺点就是机动太差,长期作战的话,容易被包围断粮道等破袭。松山之战,明军本来就是打算用这样的车阵平推满清,结果因为度太慢,朝廷等不及,才导致的惨败。    当赵谦军列阵完毕时,清军却并不进攻,呆在原地不动。    “令骑兵攻击!”赵谦放下望远镜,下令道。    萝卜即率骑兵先前推进,这个时候,清军却掉转马头,向北撤退。    “杀!”萝卜挥舞着大刀,吼了一声,明军骑士蜂拥而上,清军也是快马北逃。    追了一阵,赵谦下令停止追击,萝卜遂撤了回来。    骑兵就算追到京师,也没有用,因为没炮,穿着重甲的骑士无法爬墙。    骑兵退了回来,赵谦下令拔营继续前进,结果不出两炷香功夫,那些绿营骑兵又靠了过来,赵谦大呼郁闷。    “传令斥候营,广派斥候,密切注意四周情况。”张岱下令道,他感觉不对劲,还是小心为上。    赵谦在张岱旁边低声骂道:“这些绿帽想干什么?”    张岱不知道什么是绿帽,心道大概是绿营的原因,但绿营的军士戴得不是绿帽,而是像小一号的斗笠一般的凉帽。    “愚弟觉得,八旗军是想寻找战机冲击我炮营,我们没有炮,就无法攻陷京师。”    赵谦点点头:“恩,还是小心为上。但我等要是结成车阵推进,行至京师,不知要何年何月去了。”    张岱想了想道:“扯了车炮阵,向前推进,骑兵护卫,如遇八旗军袭击,便令骑兵阻击,步军列阵护卫。”    “也只能这样了,这样的话,骑兵要做预备队,不可轻易出击。”    于是赵谦军调整队形,步军一分为二,前后护卫,继续推进。前方的步军是一万余西虎营,后边护卫跑车的是两万余水师陆战队。    赵谦不管绿营,稳步向前推进,刚开始,绿营随着赵谦军的前进逐步后退,过了两个时辰,太阳在头顶的时候,京师已经不远,绿营停止后退,摆开了阵势。    “他们要进攻了。”赵谦回头道“后队步军炮营组成车阵。”    传令官急忙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左右调动,调整队列。    绿营不会等赵谦的的车阵组成,架好大炮轰他们,直接冲将过来。    “令,西虎营步军迎敌!”    “得令!”    绿营骑兵冲进两百步,遭受了一轮排射,死伤一片,继续冲锋,冲到五十步时,已遭到了三轮排射,死伤无数。    骑兵冲近,赵谦步军成密集队形,拿着带刺刀的长枪抵御骑兵冲击,杀成一片,互有死伤。    这个时候要是用骑兵冲击绿营侧翼,清军必败,但是还有一支八旗军还未到,时刻威胁着赵谦军,赵谦不敢使用骑兵。    赵谦转头看了一眼车阵,还未架好枪炮,正在调动。    忽报:“左翼现清兵。”    张岱道:“八旗军来了。”    赵谦点点头,对萝卜喊道:“准备出击,听我的号令。”    不出一炷香功夫,八旗军在左翼进入视线,右翼未报有动静,赵谦对萝卜喊道:“骑兵出击!”    “得令!”    萝卜率骑兵迎战八旗军,两军对冲,相距一百步,天上的箭羽如倾盆大雨直洗而下,射在重骑兵身上叮当作响。    重骑兵战马的盔甲防护相对薄弱,马腿那些细小的地方,因为密集箭羽偶有中箭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