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第2/2页)
你们?来人!”    郭公公小跑着进了殿门。    “荀东观违抗圣旨,交由御史台发落!”    荀绍早就料到太后会恼怒,但没想到她竟然要将自己弄去御史台,那群古板的老家伙一听她违抗圣旨,必然是定个死罪啊!    陛下,说好的安排呢?    两名侍卫进来就要拖人,远处传来嘹亮的通传声,宁都侯翩然而至。    “太后这是在做什么?”他像是偶然来拜访的,笑意盎然,穿一身雪白绸面祥云绣纹镶领宽袍,脚踩软靴,这么冷的天还作死地拿着柄折扇扮风雅,身后领着一批宫娥,个个手捧礼盒。    太后看见他就没好气:“宁都侯忽然前来有事?”    “哦,鲜卑派人送了贡品过来,陛下说万事得先想着太后,非要命臣立即送过来给您,臣便匆匆赶来了。”    若在以往,听到儿子孝顺,尤其是在他口中听到这种话,太后心情必然大好,只是眼下情形不对,太后没心情理会他,随便叫郭公公接下东西,摆摆手便叫侍卫将人拖走。    应璟伸手拦下,对太后道:“可是荀东观犯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太后何必如此动怒?”    太后若是告诉她岂不是当着他的面甩了自己一巴掌?干脆冷哼一声不开口。    应璟看一眼荀绍,叹息道:“原本此时臣不该多嘴,但事关体统,还是要说一句,臣记得荀家获赐过免死令牌,有此令者可活罪尽免,死罪留命,所以太后只怕动不得她啊。”    太后一愣:“荀家何时有免死令牌了?怎么哀家从没听说过?”    荀绍也愣了一下,旋即会意,垂头不做声。    应璟笑道:“太后说的是,兴许是臣记错了,不如太后派人去荀家搜一搜,若是没有,再动手不迟,免得落人口实啊。”    太后心中不忿,却也只好派人前往荀府,心中已然察觉到不对。    果然,侍卫们返回时带回了一块金灿灿的免死令牌。    荀绍心中感慨:啊,原来免死令牌是长这样的啊…太后有火发不出,再看荀绍真是一百个不顺眼,揪着帕子恨恨道:“难道就任由陛下受辱吗!”    应璟装模作样地问荀绍:“荀东观到底何事惹了太后不快啊?”    荀绍只好装模作样地再回答一遍。    “原来如此…”应璟沉思片刻,冲太后安抚地笑笑:“老丞相说得对,此乃皇家家事,既然如此,不如问问陛下自己的意思吧。太后就不用多cao劳了,臣这便领荀东观去见陛下。”说完径自走到荀绍跟前“走吧。”    荀绍到底有些心软,对太后存着愧疚,临走对她又行了跪拜大礼。    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待人一走便将应璟送来的礼品丢了一地:“哪里是大将军坏事,必然又是他从中作梗!”    郭公公吓得缩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荀绍并没有见到幼帝,据说他今日心情太好,带着一群跟班去围猎了,连寒冬刺骨猎不到东西的劝告也不管。    应璟叫她暂避锋芒,领着她出了宫,上车后忽然交给她一只锦盒。    荀绍打开,里面放着一卷黄绢,料想是贵重诏令,小心展开一看,果然是皇帝盖了玉玺的诏书,而内容赫然就是给她和周丰容的赐婚。    “这…”荀绍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应璟实在雷厉风行,短短几日便将所有事情都布置好了,她却有些手忙脚乱,甚至到现在还觉得刚才就那么冲去跟太后直言有些冲动了。    应璟将手中扇子折起来又展开,反复不断地把玩着:“你放心收下,陛下说了,要何时公布,全看你和大将军自己安排,你也不用担心朝臣和坊间流言,一切我都会安排好。”    荀绍仔细看看他的脸,突兀地笑了一下。    应璟抬头:“怎么了?”    “你忽然对我这么好,我觉得自己都快对你改观了。”    “是么?”应璟笑得心不在焉:“听起来像是件好事。”    天色将暮,朱雀大街上却是最繁忙的时候。马车在中途停了一下,已经沉默许久应璟忽然问了句:“今日这步一走,许多事情便无法回头了,你可后悔?”    “咦,大将军!”荀绍正望着车外,恰好看见周丰容的车马,立即就跃下了车,走出几步又匆匆折返回来:“你刚才说什么?”    “没什么。”应璟放下车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