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八五章梦幻般的阻击  (第1/3页)
    二八五章 梦幻般的阻击    二八五章梦幻般的阻击    长野枯一郎眼晕,看哪儿那儿眼晕。    是他的十一联队率先攻破了罗文峪隘口,长野枯一郎兴奋的俩眼珠子一红一蓝。    虽然是支那军队主动放弃的隘口,但那也是在他的犀利攻击之下,支那军队才不得不放弃的。    或许,说“放弃”不合适,应该是溃逃,只不过,支那军队是在他们的进攻间歇时溃逃的,所以,他们才没来得及追着支那军队的屁股后面压着打。    罗文峪隘口距离这儿不过二十几里地,一个冲锋就到了。一开始,都还很顺利,可到了这儿…    道路两侧全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而眼前的道路已经不能称之为道路了,应该叫河沟,而且还是大河沟。    河沟蜿蜒,根本看不到尽头。    “啪”    突然,前面响起了一声枪响。    枪声特别刺耳,长野枯一郎不由一哆嗦。    紧跟着,枪声骤然激烈起来,但很快,枪声就消失了。    道路不是直的,河沟自然也就不是直的,二十几米外,河沟就被青纱帐挡住了。    这次准备的极其充分,预见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带有几条气垫船。    气垫船是为探路用的,刚才就是乘气垫船探路的人遭到了支那人卑鄙的伏击。    长野枯一郎的感觉很不好,果然,不一会,侦察兵回报,探路去的工兵小组、九名帝**人全体玉碎。    这时,道路两侧各有两个中队的鬼子进入青纱帐搜索。    与此同时,很多鬼子手拿镰刀在前面开路,他们先把四周的高粱秆贴根割下来,然后放平,铺在地上。    刚下过雨,地上很是泥泞,走不了几步,双脚就被黑泥给糊住了,非常不好走,所以把割下的高粱秆铺在地上,方便后面的士兵行动。    这是第二方案,如果道路被破坏的太厉害,无法修复,那就要在大地里开出一条路来。    不一会儿,各路的侦察兵纷纷回报,不仅原本地图上标记的路都找不到了,其他的路同样也没找到,到处全都被青纱帐覆盖了。    “八嘎”长野枯一郎的感觉越来越不好。    突然,青纱帐里,激烈的枪声骤然响起。    ――――    高大虎的这个排是加强排,算他在内,总共有六十五个人,他们每个人头上都带着茅草扎的帽子,趴伏在阵地后面。    枪声一响,不,严格地说,应该是枪声和装在铁皮桶里的鞭炮声一起响才对,他们排距离鬼子还不到三十米。    他们是幽灵暗杀者。    鬼子看不见他们,但他们能看见鬼子,而且,枪声一响,鬼子都是跪姿,而这就更方便他们这些幽灵杀手行动了。    在四面八方的激烈枪声的掩护下,鬼子虽然一个个倒下,但依旧没有发现这些幽灵杀手的存在。    炮击开始,掷弹筒、迫击炮、九二步兵炮向青纱帐开始轰击。    鬼子的炮手极其精锐,炮弹落点极其准确,但炸的都是铁皮桶。    猴子开始笑,那模样就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而忍不住发笑一样。    这仗打的,痛快    高大虎也忍不住笑了。    炮击结束,更多的鬼子冲进了青纱帐,但没有例外,随着战场扩大,鬼子的伤亡也跟着同比增加。    幽灵杀手,自然不只是高大虎的这一个排。    打退鬼子的第二轮攻击之后,高大虎领着战士们放下枪,拿起铁锹,迅速把阵地破坏掉,然后上了壕沟里的小船。    一切都准备的极其充分,壕沟里有的地方有积水,而且还很深,有的地方高些,又没水。    水深的地方坐小船,没水的地方垫木板,然后踩着木板,抬着小船走,走在后面的战士负责把垫脚的木板收回来,下次继续用。    他们的阵地后撤两百米,埋伏在了又一道壕沟里。    游戏继续。    ――――    寺内寿一和板垣征四郎两个老鬼子都面色铁青。    计划跟一朵花儿似的,但花开之后,却没想到,花心里藏着的是一坨屎,一坨很臭很臭的屎。    而且,在这一坨很臭很臭的的屎里面还藏着一条蛇,一条很毒很毒的蛇。    在原本的计划里,主攻罗文峪隘口。    把主攻方向定在罗文峪隘口,拣软柿子捏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罗文峪隘口在长城防线的中段,同时又靠近山海关一侧。    只要突破罗文峪隘口,然后长驱直入,罗文峪隘口两侧的长城防线上的其他隘口的支那军队必然崩溃,而一旦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那就可以一雪前耻,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寺内寿一和所有华北派遣军,他们最憎恶的对象,除了黑神军,剩下的那就是二十九军了。    除了发动突袭,消灭了华北驻屯军,二十九军在山海关几乎全歼谷寿夫师团,更被他们视为奇耻大辱。    二十九军的防线都在罗文峪隘口的东侧,所以,他们宁可放过西线的支那军队,也不放过二十九军。    主力师团大都暗渡陈仓调归了上海派遣军,所以,这次寺内寿一压下了老本,用派遣军的直属师团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担任攻打罗文峪隘口的主攻师团。    第五师团果然不负众望,成功拿下了罗文峪隘口。    只要拿下来罗文峪隘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