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南海扬_第五十九章:席卷千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席卷千军 (第11/18页)

发生战争,印度陆军首先会作的便是切断巴基斯坦的南北交通。在孤独的第5集团军守卫的南方和北部防线之见,是沿着印巴国境线一字展开的第4、第30和第31集团军,这3个集团军组成了巴基斯坦陆军的血rou长城,而在他们身后则是随时准备充当救火队的巴基斯坦陆军第1和第2集团军。

    自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巴基斯坦陆军便一直以这样的一个部署态势,时刻准备着迎击以优势兵力和武器装备发起全面进攻的印度同行。在印度的全盛时期,印度陆军北部、西部、西南三个军区的一线兵力便编制有8个集团军,几乎已经相当于巴基斯坦的倾国之兵,加上后续的增援部队。印度陆军可以轻易的在局部形成2:1甚至3:1的数量优势。

    这种危如累卵的感觉或许只有20世纪60—70年代,面对前苏联陈兵百万机械化部队于边境的中国陆军可以相比,所以巴基斯坦陆军的主导战略也与那个时代的中国相仿。北线将依托克什米尔高原的地形,死守伊斯兰堡,南线则以空间换时间,扼守卡拉奇。将主要的地面战场放在中部的旁遮普省,以3个二类集团军的兵力迟滞印度陆军犀利的攻势。在盟国的支援陆续抵达之后,再投入编制有大量新锐坦克和步兵战车的2支皇牌部队投入反攻。

    应该说这个先守后攻的战略在很长一段时间和核武器一样,遏止了新德里进行一场战争冒险的企图。但是也却也束缚了巴基斯坦陆军的手脚。在佩尔韦兹。基亚尼上将接手巴基斯坦陆军总参谋长一职之初,他才发现巴基斯坦陆军根本没有进攻的计划。而巴基斯坦陆军的各集团军指挥官也对主动攻击印度显得缺乏信心。不过好在印—东、印—中之间一连串激烈的鏖战,给了巴基斯坦陆军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己方根深蒂固的部署,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印度陆军的战力。

    “我们的目标是在1个月内,攻占新德里,结束这场战争。”在进攻发起之前,佩尔韦兹。基亚尼上将对着所有参加本次战役的巴基斯坦陆军高级将领如是说道。虽然其中不乏有人这位年轻上将的这些豪言壮语嗤之以鼻,但这毕竟是巴基斯坦陆军自创立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进攻战役。佩尔韦兹。基亚尼上将将战线分为两个部分—北部的克什米尔战区以及南部的新德里战区。计划投入巴基斯坦陆军9个集团军中的7个一举鲸吞整个印控克什米尔,同时攻克新德里。

    克什米尔战区的攻略计划并无太大的难度可言,在印度北部军区的3个主力集团军撤回印度本土的情况下,巴基斯坦陆军的第11、第12集团军将顺利的从北部和西部开进印控克什米尔。在佩尔韦兹。基亚尼上将的计划中,巴基斯坦陆军将在1个星期之内,控制整个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陆军各部队将继续向印度本土推进。

    而在南部的新德里战区,基亚尼上将计划投入5个集团军的兵力,从阿姆利则、菲罗兹布尔两个方向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集团军群越过边境对新德里形成夹击之势。其中北方集团军群由巴基斯坦陆军第1、第4两个陆军集团军组成,在攻占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之后,北部集团军群将沿着印度的铁路干线向东挺进。兵锋直指新德里北方的交通枢纽安巴拉。而南方集团军群则由第2、第30和第31集团军组成由菲罗兹布尔越过边境直扑新德里。

    第五十九章:席卷千军下

    尽管已经是凌晨4点了,但是印度西北部的边境重镇—阿姆利则却依旧夜色如磐,由远而近传来的隆隆炮声惊扰了所有人的春梦。不过除了巴基斯坦陆军远程炮火映红天空的短暂绚烂,以及不时如流星般划过夜空的巴基斯坦空军战机的尾焰外。这座城市的居民在此刻注定无法看到光明的显现。

    被连日来的高强度训练搞的筋疲力尽的印度陆军第45步兵师的锡克族联队新兵们同样被炮声所惊醒。但是在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命令之前,他们谁也不愿意离开舒适被窝,他们实在太累了。何况在大多数人思维中战争距离他们还很遥远。

    “紧急集合!”随着营房的大门猛的被一脚踢开,连长在用自己可以发出的最大分贝吼出了这一句并不复杂的句子之后,便疯了般用挂在自己脖子上的哨子吹出令人厌恶的刺耳噪音。他一边吹着还一边用自己手中的马鞭狠狠的用力抽打着营房的门板,就象曾经抽打过巴哈杜尔的脊背一样。刚刚入伍2周的巴哈杜尔胡乱的抓起床头的军服,为了不再挨鞭子而以最快的速度穿戴完毕,第一个抓起门边武器架上属于自己的那支1A

    SL型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冲出门去。

    刚刚冲出营房的大门,巴哈杜尔便被自己眼前的眼前一片混乱的景象惊呆了。营房中心的cao场上到处可以衣冠不整的同僚,他们显然也和自己一样,睡眼惺忪的听凭着长官的摆布在经过了整整10分钟的sao乱之后,印度陆军第45步兵师第1锡克族联队第2营才勉强集合完毕,毕竟这支部队之中70%以上的人都是新兵。

    “小伙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巴基斯坦的那些穆斯林狗杂碎终于杀过来了。你们可以和他们大干一场了…”换上崭新军服的营长气宇轩昂的走到了全营的队列面前。但是一开口,大家还是可以感觉到他的放大的语气之中所带的微微颤音,当然你可以把这个解释为一个军人冲向战场前的血脉膨胀,而不是恐惧和紧张。

    营长的讲话才刚刚开了一个头,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便从的营区外的不远处传来。那是一枚105毫米榴弹的杰作。大地剧烈的颤动顷刻间便震倒了数十名士兵。而一个踉跄之后,巴哈杜尔在转向爆炸传来的方向时,火光已经开始熊熊的燃烧起来了。“所有人跟上自己的长官,我们要上前线了。”在爆炸声中猫着腰的营长重新挺起了胸膛。竟然巴基斯坦陆军的大口径火炮已经可以向城内射击了,那么短兵相接便再所难免。

    “巴基斯坦人沿着公路杀过来了,我们要保卫自己的城市!”在阿姆利则的街头到处可见闻警而动的印度陆军士兵,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出身在这里。当满是硝烟味的西风吹散了睡意,锡克族人剽悍的性格使得他们无所畏惧。迎着隆隆的炮火冲向城外的战场。而被他们的呐喊所鼓舞,不时有市民打开自家的窗户向自己的子弟兵们叫好。

    作为距离巴基斯坦边境城市—拉合尔仅32公里的边境城市,印度陆军一度在阿姆利则驻守着1个步兵师、1个独立装甲旅以及1个防空旅的庞大兵力。但是随着战争的临近,特别是新德里的政变发生之后,印度陆军对阿姆利则一线的军事部署作出了重大的变更。首先将负责边境一线防空任务的防空旅调走,毕竟在如此近的距离内这个防空旅几乎就是巴基斯坦炮兵嘴边的rou,在印度军队先发制人的攻势之下可以担负起拦截巴基斯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