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席卷千军 (第12/18页)
空军反击的任务,但是在全面收缩的守势之下,这个防空旅就全无用处。1个步兵师和1个独立装甲旅的编制虽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骨干精锐却悉数抽走,第45步兵师换上了大批在本地招募的新兵,而装甲旅则用从库房里拉出来的俄制T-54型坦克换走了先进的俄制T-90S型坦克。 “装甲旅已经与巴基斯坦军队展开了反冲击,他们将为我们赢得布防的时间。”黑夜中一辆辆坦克组成的行进队列越过跑步行进的步兵,开向远方。连长大声的向大家解说着战局的发展,尽管此刻大肚便便的他已经跑的气喘吁吁。在阿姆利则的外围,印度陆军早在一周之前便构筑了2道环型的防线,包括巴哈杜尔在内的第45步兵师的新兵们迅速从营区抵达这些进入这些筑垒地域,在指挥官的催促之下一个接一个的钻进战壕,等待着巴基斯坦陆军的前锋。 借着微弱的月光,巴哈杜尔可以依稀看到远方的地平线上,一辆辆锈迹斑斑的老旧坦克展开队列,向着边境的方向冲去。他们的驾驶者大多也和巴哈杜尔一样,是刚入伍没多久的新兵。他们中甚至还有巴哈杜尔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给那些巴基斯坦佬一点教训!”虽然已经人在军旅,但是巴哈杜尔还并不清楚在21世纪的地面战中还驾驶着T-54型坦克意味着什么! 炮声,完全不同于大口径压制炮火射击时那种宛如雷鸣,而是一声猎鹰初啼般清脆的裂空之音,一道微弱的红色光芒高速的划过夜空,准确的击中了印度陆军的一辆T-54型坦克的正面。在巴哈杜尔这样的门外汉看来坚不可催的坦克正面装甲竟就在巨大的爆炸声和火光之中被正面击穿,而更为恐怖的是那团红色的光芒竟穿过整个坦克车体,从坦克的尾部又射穿了出来。“那是什么武器?反击啊!反击啊!”不等巴哈杜尔焦急的心情转化为声线,又1辆印度陆军的T-54型坦克在机动过程中被击中,浑圆的俄制炮塔随着殉爆的弹药而高高的被掀飞出去…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只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实际上美国陆军早在16年前便在伊拉克的沙漠中证明过的真理根本不需要巴基斯坦陆军再一次去论证。半个多世纪前研制的战后第一代主战坦克,在火控、夜视能力、防护、火炮各个方面上都与战后三代主战坦克有着无法逾越的代差,加上印度坦克兵们稚能的驾驶技术。这场较量根本就没有悬念。停在3公里以外的坡地之上,巴基斯坦陆军的乌克兰制T-84型主战坦克便宛如一群手持猎枪的猎手,悠闲的射杀着眼前这边围场之中的羊群。他们甚至不需要移动位置,因为在这个距离上,老式的T-54型坦克的火炮根本无法穿透T-84型主战坦克强悍的装甲防护。何况以这样印度坦克兵的战术素养来说,在老式的火控系统之下,他们根本无法瞄准3公里以来的目标 这场一边倒的坦克遭遇战进行了不到20分钟,印度陆军的2个装甲营的坦克以无畏的勇气在面对巴基斯坦陆军至少1个装甲师的兵力发动了突击。尽管他们的无畏很大程度上缘于无知,但他们仍用自己的生命竭力迟滞了巴基斯坦陆军的进攻脚步。最终3辆T-54型坦克放弃这种自杀型的冲锋,它们扭转车头开始向己方的阵地撤来。 这3辆T-54型坦克全速开动着,只要逃出对手的坦克炮射程那么他们便可以保全首级。还有500米、还有200米、终于逃出来了,距离巴基斯坦陆军的坦克集群已经有4公里的距离了。他们似乎安全了。 但就在这,电脑站。SHUjV]逐渐在所有印度第45步兵师的士兵面前清晰起来的时候。突然3颗从天而降的炮弹准确的命中了这些他们脆弱的后部。发动机被击中后的坦克仍以一定的惯性向前开行了一段最终无奈的停下了履带转动。那是T-84型主战坦克使用乌克兰生产的“反射”9M119型炮射导弹的战果。这种炮射导弹的最佳攻击距离为4公里,最大射程为5公里,除了攻击敌方的主战坦克之外,还是低空攻击的武装直升机的杀手。 满身污垢的坦克兵们从燃烧中的坦克挣扎着爬出,向着步兵们据守着的战壕撤来。“我们根本没有机会靠近!他们的武器太先进了。”坦克兵们无奈的摇着头,一瘸一拐的撤了下来。“锡克族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溃逃的懦夫。”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一名刚刚逃出生天的印度坦克兵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之下。虽然感觉到一丝不忍,但是巴哈杜尔却不得不承认,如果让这些坦克兵安然的撤回来,那么所有的战士在敌人面前恐怕都会考虑转身奔逃了。剩下的几名坦克兵看着倒在地上的同僚,慢慢的停下了脚步重新向着敌人的方向冲去。 接下来的任务只能由步兵来完成了。在黎明降临之前,印度陆军第45步兵师的步兵们终于可以看到他们的对手了—数十辆车身低矮、带有浓郁俄制风格的巴基斯坦陆军T-84型主战坦克以及同等数量的美制M113型装甲输送车。面对着地平线上出现的敌方装甲洪流,所有的新兵全都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大家要沉住起,坦克交给老兵对付!你们的目标是跟随坦克行进的步兵。”印度陆军的基层指挥官和老兵们挨个压低的声音在初上战场的年轻人耳边嘱咐着。毕竟在这个距离上,步兵根本无法与坦克对抗。刚刚赢得了漂亮的坦克猎杀战的巴基斯坦陆军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印度军队还会继续坚守防线。在他们看来印度陆军的抵抗已经伴随着那些老式坦克一起土崩瓦解了。接下来他们所要作的仅是接管城市而已。所以在几乎没有进行火力压制的情况下,担任巴基斯坦陆军北方集团军群尖刀的巴基斯坦第6装甲师以师属装甲侦察团为前锋直逼阿姆利则的外围。 “各反坦克小组!准备!” 在长期的印巴对峙中,印巴双方都投人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地面装甲部队的建设。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从苏联引进的T-72坦克足以与巴方的美制M-60相抗衡。但是随着印巴军备竞赛的持续深入,形势迅速发生了逆转:巴基斯坦引进了乌克兰的T-84型和中国生产的85—IIAP型主战坦克之后,使得其地面装甲部队的作战性能特别是装甲防护能力大为提高;而巴中合作研制生产的“哈利德”主战坦克而是综合采用了新型复合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和间隙装甲技术,其防护性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巴方装甲部队的强大使得印陆军处于斗争的不利地位,为了扭转不利局势,抵御巴基斯坦日益庞大的钢铁洪流,供印陆军选择的路有两条:一是研制和生产更为先进的主战坦克;二是发展先进的反装甲武器。而印度长期寄予厚望的“阿琼”坦克却迟迟无法列装使得第一条路走不通,所以印陆军不得不在反装甲武器尤其是反坦克导弹上想办法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